(七)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钱萍教学内容本命年的回想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重点难点1.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2.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突破方法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个性设计一、导入听着这个欢快喜庆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生(大年……)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一起到京郊运河的农村,和那里的父老乡亲一起过一个热闹的大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命年的回想》。二、活动一:了解作家作品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本命年”?生: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师:对,本命年的回想即本命之年回忆往事,同学们今年虎年出生,今年也是虎年,你们若是写回忆往事的文章,也可以称作《本命年的回想》。现在我们就一起认识作者刘绍棠(出示ppt)学生自读。刘绍棠在他的本命年,他回忆起什么往事?生:过大年。师: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不是)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齐读)那么为什么要提到二十四节气呢?衬托铺垫春节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类似《社戏》中写平桥村)。三、活动二:初步感知,年俗串串烧那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的哪些习俗?请你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出来。注意别忘了圈画时间词语!活动方式:个人自读——抓住关键词句圈点批注,理清条理,加以概括——小组交流添改——代表展示师:虽然写了十件事,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凌乱,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助学:板书:时间顺序(巧妙过渡),叙事线索(预热、增温、红火,发烧)。四、活动三:探究文本,体验民俗师:文章对大年的每一点回忆,都是体现民风民俗的图景画。刘绍棠是一位乡土作家,更是一位语言大师。文章语言生动传神,寥寥数笔就能勾勒一幅幅生活场景。请任选一幅民俗风情画,进行品读赏析、联想想象。活动方式:个人自读——-批注赏析——小组交流,确定展示方式——组内演练展示——集体交流师:对这就叫写么像么,写谁像谁。刘绍棠不愧为乡土文学家,让我们仿佛亲临数十年前的京郊农村和那里的父老乡亲过了一回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大年。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过春节呢?五、活动四:年俗PK台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我们过年的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更喜欢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活动方式:个人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对呀,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要吸收其中的精华,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正如鲁迅所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管今昔变化如何,人们的心愿和美好的祝福不变:喜教师布置这些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生体会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用含义深刻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探究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1(七)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钱萍庆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祈求来年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增进亲人感情,和睦人际关系。六、活动五:提前过大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刘绍棠的过大年也勾起了我们过年的强烈愿望,我们就提前过年啰!1.请你从文中出场的人物中任选一类,为他们拟一副春联,送上你的祝福.2.为自己的师长亲友发一条祝福短信。3.拟写两条过好春节的建议。活动方式:任选一项个人自创——组内交流,推选优秀作品——全班交流。七:结束语(年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是一串串鞭炮,是火红的春联,是快乐的忙碌,是温馨的团圆,也是美好的祝愿),老师也祝愿同学们的学习芝麻开花节节高!烟花烂漫绘才人蓝图爆竹声脆传学子佳音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