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介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现代抒情文学样式.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形式比较自由。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02年至1926年夏,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等16种鲁迅的作品《孔乙己》《故乡》《社戏》《雪》《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残酷。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所作.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活动一:初读课文,活动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文章思路初读文章,解决下列问题:初读文章,解决下列问题:1.1.读准字音,理解文章大意;读准字音,理解文章大意;2.2.文章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各有什文章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各有什么特点?么特点?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冷绿的杂草蓬勃的奋飞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雪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两幅画面: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江南雪景图:滋润美艳之至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磬口的腊梅冷绿杂草在雪下冬花开在雪野蜜蜂嗡嗡闹着忙碌地飞着富于生机易于消逝孕育生命美遗憾活动二:再读课文,活动二:再读课文,感知雪景之美感知雪景之美再读全文,用波浪线画出你喜欢的再读全文,用波浪线画出你喜欢的描写雪景的句子。思考:江南的雪和描写雪景的句子。思考: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朔方的雪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醒:准备过程中,一是要将课(提醒:准备过程中,一是要将课文读透,二是可以将第二十课文读透,二是可以将第二十课《〈雪〉四人谈》的内容借鉴使《〈雪〉四人谈》的内容借鉴使用。)用。)作者情感态度作者情感态度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了。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北方雪景图冰冷的、坚硬的、孤独的、灿烂的形:如粉如沙不粘连神:旋风里蓬勃奋飞曰光里灿灿发光天宇下旋转升腾活动三:文如其人,活动三:文如其人,感悟精神之美感悟精神之美仔细朗读最后三段,用红仔细朗读最后三段,用红笔画出凸现朔方的雪战斗英姿的词语笔画出凸现朔方的雪战斗英姿的词语和句子,结合词句理解:这永不屈服和句子,结合词句理解:这永不屈服的朔方的雪象征了什么呢?的朔方的雪象征了什么呢?北方的雪:北方的雪:寂寞、反抗、不屈,“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像一个斗士、一个奔放的挑战者。活动四:探究写法,活动四:探究写法,深入领会情感深入领会情感作者更喜欢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作者更喜欢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雪?在南北雪的对比衬托中还表达雪?在南北雪的对比衬托中还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班班级交流)级交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来象征某种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