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问题》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时间青龙小学王开红一、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2、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教学难点:掌握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三、教学准备课件、题卡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同学们,小明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都要收听15分钟的新闻联播,吃饭又要花10分钟,这样时间就很紧,你认为怎样安排这两项活动最省时间?(收听新闻联播的时候同时吃饭最省时间)【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体会学习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师:大家会合理安排时间吗?下面我们就开展“今天我来当家”的活动,比一比谁最会合理安排时间。(二)探究新知1.明确“做事要明确先后顺序”。师:今天你是值日生,主要负责地面清扫工作,包括拖地、扫地、倒垃圾、撮垃圾。你将怎样安排你的工作程序呢?不这样安排可以吗?(板书:明确先后顺序。)【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新知之前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为新知的教学奠定基础。2.明确“做事不仅要明确先后顺序,而且能同时做的可以同时做。”师:小明的家里也来了客人,(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李阿姨来家里做客,妈妈让小明烧水沏茶;怎样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师:你们知道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吗?师:怎样安排这些工序才能尽快喝上茶呢?师:这么多的事情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用你手中的小纸片摆一摆。(1)小组合作学习:①独立思考,设计方案。②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展示流程图。③计算所需的最少时间。【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为新知的方法的掌握奠定基础。(2)汇报交流师:谁愿意展示你的设计方案?生:板演。预设情况:①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共14分钟师:还有更省时的方法吗?②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找茶叶(1分钟)茶杯(2分钟)共11分钟师:比较两种方法,哪种设计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为什么?生:烧水时可以同时找茶叶、洗茶杯,不用计算这两件事的时间了,只计算烧水时1+1+8+1=11(分钟)师:(板书:同时)接水、沏茶能同时进行吗?生:不能,要有先后顺序。师:(板书:顺序)师:能同时做的事情竖着摆在一起,其他事情要有先后顺序,如果用箭头表示顺序是不是更清晰呢?(边说边画箭头,出现流程图)通过解决以上问题,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先观察做事情的顺序。再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写出做事情的顺序。最后计算出所需时间。【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出最优化的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的目的。(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P105页做一做1。这天小红生病了,想赶快吃完药上床休息,小红在休息之前要做这些事(出示),应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让她尽快休息呢?请独立思考,把你的方案写出来,并算一算你设计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1)请你用流程图表示出吃药的过程,并计算出所用时间。(2)学生反馈(3)对比:哪个方案用的时间最少?师小结:从节省时间考虑的,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2、小明的妈妈早晨起床后要做这样几件事,刷牙洗脸用3分钟,煮鸡蛋用8分钟热牛奶和切面包用5分钟,吃早饭用10分钟,刷碗用2分钟。请你帮明明的妈妈安排一下,看看怎样最节省时间,需多少分钟?请你帮明明的妈妈安排一下,看看怎样最节省时间,需多少分钟?汇报、展示,说说你的想法。还有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