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科学课上教师语言的选择扬中市实验小学许卫星212200科学教师的语言,应该体现出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科学探究活动顺利、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有专家认为:我们使用的语言和措词,反映着我们的思维,同时反过来又影响学生的思维。因此,在科学课上,教师的语言必须是有引导功能,能够体现探究的层次性和科学性,能够引导学生体现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和思维的过程。一、课堂语言的专业性科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应该是有科学性,应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做科学”的环境,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求实和严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师首先要注意在课堂上使用专业语,不应该用日常用语,如不能把昆虫的口器叫做“嘴”,不要把蟋蟀的触角叫做“须”,鲸是哺乳动物不要叫做“鲸鱼”等等。二、课堂语言的客观性科学是严谨和客观的,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操作进行评价时,尽量使用客观性的语言,如果对肯定的结论则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如果对获得的数据不够充分但又要进行总结和归纳时,必须要用上“也许”这样的词句,如果其他学生对一个学生的发现不能认同还需要重复验证时,教师的语言应该从实际出发对时间、地点、实验者进行限定,如“根据某同学的研究……”、“从这里的观察来看……”。三、课堂语言的精炼性有研究者发现,在一堂课中,不合格的教师讲话的时间占到80%,而成功教师的讲话时间只占20%。因此,科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须少而精的,在关键之处给学生指点迷津,引导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如在《比较磁力的大小》一课中,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比较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呢?我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交流:生1:我们组打算先把回形针粘在磁铁的一端,然后依次往下接,看哪块磁铁接的回形针多,就说明哪块磁铁磁力大。师:同学们对这一组的方法可以加以补充,或提出疑问。生2:应该用磁铁的同一磁极去吸回形针,这样比较公平。生3:在磁铁上粘回形针时动作要轻。生4:我们还应该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边实验边记录,用数据来证明。师:刚才这一组的方法是通过比较两块磁铁谁吸收的回形针的数量多而判断磁力的大小,还可以从哪方面进行比较呢?当学生说出方法后,教师从学生的表达中及时归纳:比距离,比重量,比厚度比推力等等。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如何比较磁力的大小”这个中心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深入探讨,设计出一个又一个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又以“如何使实验更科学”的话语激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以多角度进行交流和完善,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和提炼所使用的方法,虽然话语不多,但却步步逼进,引导孩子不断深入知识的发现过程,通过亲历探究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语言的层次性科学课堂教师的语言要指向明确,具有层次性,要能够始终把学生引领到探究路上,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猜想你是怎样知道是什么的?——方法你为什么这么想?——证据谁还有其他的发现?——更多证据,修正解释从上面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实验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的选择和利用是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具体的体现,因此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从课堂上教学语言运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