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四个专业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是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单位,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2006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本学科现有教师19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78人。拥有973首席科学家2名,长江学者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新(跨)世纪优秀人才4名,有两个学术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本学科拥有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网络存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另外,本学科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中心结点单位,是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主结点、中国国家网格(武汉)结点单位,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本学科近3年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10余项,其中包括“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是863计划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单位。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7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1048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本学科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141名,博士研究生513名。在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1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在校硕士生658名,博士生422名。本学科在信息存储技术与系统、并行分布式计算、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数字媒体、网络系统及信息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突出的综合实力。信息存储技术与系统方向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展了磁存储与光存储方面的研究。近期来,在超大规模存储系统与网络存储系统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其研究团队是教育部创新团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并行分布式计算方向主要研究计算系统虚拟化、集群计算、网格计算和对等计算等,其研究团队是教育部创新团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和教育部211工程重大专项的牵头单位,其研究整体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方向,在国内最早推出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在实时数据库、主动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移动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时空数据库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数据挖掘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又在数据流处理、基于传感网格和网格的数据管理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有些研究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数字媒体方向主要研究数字媒体信息的存储、传输、管理、检索与处理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在音视频编码、情感视频检索、数字视频水印、数字媒体挖掘、自然图像解析和医学图像处理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明显的研究特色。网络方向主要研究网络体系结构,大规模复杂网络和P2P网络的管理模型及相关理论与技术,互联网流量分析及控制,新一代互连网安全脆弱性评估和安全监测等方面。其研究成果之一,“防火墙”产品已获得有关部门“产品销售许可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信息安全方向主要研究密码理论与技术、访问控制、软件漏洞测试、控制与利用,网络安全、媒体安全及可信计算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体系,取得了一批理论与实际成果。在嵌入式系统与信息安全、手机支撑软件研发、云计算平台及支撑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与高科技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片载操作系统、智能卡应用、信息安全软件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基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