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学生,改变思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生为本”、“面向每1个孩子”绝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更应该是一种实际行动,在一个个不起眼的教学细节背后,我认真思索着为师者的教学理念。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当我提问时,没有一人举手。我随便叫了一名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回答,没想到这个学生的答案竟是那么完整,甚至超过所有成绩好的学生。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并不差,他们有的怕发言,有的想说又不敢举手,还有的怕说错……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或看到这样温情的“细节”:“要相信自己”、“你能行的,要有信心”、“你看你就是老师的老师”、“我看你有这个能力”等等,接着于老师再是一个抚摸、一个握手,甚至是一个拥抱什么的。这对常被我们忽视或遗忘的“弱势群体”是多么大的呵护呀!这一切缘于老师敏锐的洞察,缘于老师的“在乎”,缘于老师的“博爱”,缘于老师对学生充满期待的关注与激励,得到这样温存的学生其情感与态度必将是自由自信的。课后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思想首先要更新,要相信学生,他们并不差,在课堂中应鼓励小学生积极发言,能跟上老师授课的思路,提高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学习理解上的误差,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态度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能与老师、同学对话交流,以至情感相融,思想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