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化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作者:李春盛工作单位: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联系电话:13920116239赏识教育在化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都希望教师公平地对待他,都盼望得到教师的爱和赏识。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值,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值,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付出全部的热情、诚心和真爱,有意识地实施赏识教育。一、尊重和信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总是具有坚强的毅力,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无论多麽艰难困苦,都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并为之不懈地努力,直到成功。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要善于赏识自己的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的潜力的发挥是平时2~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鼓励、鼓舞”,让学生从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作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的成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出现很少有过的满意和自信感。课上,教师要设置不同程度的练习,尽可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能找到一种回答问题的快乐。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试一试,闯一闯。因为,自信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学习第6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中“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相关内容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协作互评。因为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学过氢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些知识的结构,学习的方法,学生已有所了解,已形成了初步的认知规律,加之碳是学生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物质,故此,我决定让学生讲课,展示他们的备课成果。我对他们说:我相信大家有这个能力,经过充分的准备,大家会讲好的。课上,各组同学积极协作,互学互评。上台讲课的同学,准备得特别充分,实验演示基本到位,讲解过程中有问有答,同学们的表现欲极强,课堂气氛也特别好。课堂小测的结果也很是令人满意。学生在总结这次活动比较成功的原因时说:老师的鼓励和信任给了我们信心与力量,我们必须做好,也相信我们能做好。由此,使我深谙,只有赏识的目光、激励的语言才能催化学生的上进心。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对学生应多激励、少指责、不贬低,及时地对学生的每一步思维过程作出中肯的评价,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使他们在放飞心灵的空间中学会学习,收获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二、鼓励成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成功是人人所渴望的,成功的喜悦往往会带来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喜悦可以使学生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赏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例如,在《燃烧和灭火》的课堂反馈中我设计了“幸运课堂”的专题教练习,包括:“化学明星”、“我爱文学”、“魔术表演”、“三国演义”四大板块,从不同角度、不同的难度层次,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原有基础、能力、所处的客观条件相适应,使不同知识水平和学科爱好的学生都能回答,都能参与,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成功。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感时,也更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原动力。又如,课堂回答问题,若遇学生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就和颜悦色地点头肯定,面带微笑,双目欣赏地注视,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兴趣,促其主动学习。如08届6班的李月同学,由于我对其进行了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老师的欣赏激发了他的内动力,他的学习劲头大增,成绩也显著提高。在遇到学生答错或答不上来时,也决不讽刺挖苦,不面露不快之色,而是要帮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提示,鼓励学生不怕困难,解决问题,争取下一次的成功。教师的激励与赏识,往往会激发出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学、想学、会学、乐学。三、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是一种协同的双边活动,教与学不可避免地贯穿着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