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初中语文七年级)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所在班级共有54名学生。虽然相对基础较差,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较强,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能力。因此,拟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体验人生甘苦,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内容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外国诗歌,主题是写人生的,与成长有关。虽然从字面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诗歌具有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实际上这两首诗内容比较含蓄。在教学中,学习此诗的难点在于,教师如何依照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诗歌的人生哲理,开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联系自身实际,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生甘苦,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乐观面对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引读。1、导入:教师播放孙悦的歌曲《祝你平安》:“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请你不必太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教师:这首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的。假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俄国诗人普希金用一首小诗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与嘱咐,希望给我们以人生启示。(展示课题)2、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是普希金在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时值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二、有情诵读,整体感知。1、有情诵读:①教师组织学生听课文录音范读。②学生比读、评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出感情。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2、整体感知: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它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②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定,相信未来。③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