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建设和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信息对应的项目名称: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学科:教育学项目类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负责人:宁虹项目依托高校:首都师范大学成果信息成果名称:教师发展建设和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作者(含主要成员):宁虹蔡春朱晓宏李真王志江赖力敏最终成果摘要报告最终成果摘要报告1.最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本项目最终研究成果包括主报告《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和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案例篇《教师专业发展:求根务本——丰台二中教师发展学校建设道路》主报告《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和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过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设》、《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与探索》、《结论与讨论》六个部分。《问题的提出》部分报告了教师发展学校这一首都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首倡的教师教育改革建设提出的背景由来,阐明本课题研究的定位、性质、范围及意义所在。《文献综述》部分着重呈现关于“教师发展学校”、“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改革”等本项目研究主题及主要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过程》呈现我们所走过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道路:最初的探索在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获得了我们所期待的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这个突破的机会发生在2002年与北京16中的合作中。这个以“意义的发现”命名的突破,它的实质,就在于开始了对意义的关注。这对于后来的一系列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意义的发现,以及由此而开展的一系列课堂教学研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2003年,以“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名义,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设和实践路径而提出,具体的做法是提出关于教育意义的“四个清醒意识”作为课堂教学反思策略,以“让课堂充满教育意义”鼓舞的口号和真实的追求,在推进课堂教学的改善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多个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形成了比较集中的理论表达。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行动进入中小学,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一些质询。质询的焦点,集中于“实践是什么”。“为什么实践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就这么重要?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实践的理解,往往以为基层的、第一线的工作就是实践,因此它好像没有给我们什么新的东西。我们开始尝试对实践的实质性内涵做出能够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联系的有效解释。这一尝试,又一次推进了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它不仅导致了由于实践内涵实质的理解而形成的“热爱、自信、整体理解”等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案,而且引起了更普遍的对于“是什么”的追问。这种追问深入到各个学科、各个工作环节,成为一种求根务本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严格的科学态度,为教师发展学校的后学建设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随着实践是什么的追问,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形成“热爱、自信、整体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理念,开展六层面、四环节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活动,深入到多个学科的课堂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和中小学的合作教师们都为这一进程所深深鼓舞,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正在走上一条可以使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有效实现的道路。我们及时地总结了这一阶段的建设,进一步提出:以课堂教学为教师专业发展之根本,教师专业发展一定要求根务本。在“教师专业发展:求根务本”的建设行动中,我们与丰台二中老师们合作的一批课堂教学案例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如此集中地形成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是以往所没有的,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案例的成功是可以明确解释的——丰台二中老师们在“教师专业发展:求根务本”的合作建设行动中所产生的案例,是由于“务求内涵实质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因此,他们所获得的课堂教学的改善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可以由这一建设行动的实践追求所明确解释的。这种解释之所以可以令人信服,是因为每一个解释都是有真实的和有效的内容来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