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植树的季节》是本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贴近儿童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在提倡保护环境的今天,植树造林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全文围绕着“植树的季节”这句话描写了春天是植树的季节,人们是怎么植树的以及为什么要植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植树的季节》这首散文诗描写了春天孩子们植树的情景,抒发了热爱植树、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美化家园、美化环境的情怀。学情分析:二年级小学生渴望植树,但却没有植树的经验。他们更盼望在美好的春天里来到大自然中,体验植树的乐趣和美化家园的喜悦。为此,我们可以以“春天”和“植树”两个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同时,利用多媒体PPT课件直观展示植树的好处和没有了树的荒凉。引导孩子们了解植树的意义所在,从而增强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体会植树的意义,激发植树的热情。2.认字14个,写字6个。3.复习巩固学过的识字方法,练习看声旁猜字。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大意。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渗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课文的韵味。2、在充分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培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1.(1)出示“春景图”,师描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绿了,小溪唱起了甜甜的歌,小朋友们活泼又快乐!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可以做些什么呢?(2)生自由发言——引出“植树”小结:是啊,春天还是个植树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瞧一瞧吧!2.随题识字:植师边板书课题边提示:“植”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字理识字:季造字本义:同胞兄弟中较年幼的孩子。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图片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来谈真情实感,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板书时随题识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识记。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边读边标自然段。2.指名分段落读,检测字音。【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课文,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三、学习生字,分类识记(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识一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2.指名读课文,检测字音。(二)分类学习生字1.出示难读音节,练习拼读(1)整体认读音节zhíshǐ植树开始(2)三拼音节jiāojiāng郊外将来<1>在句子中体会“将”的意思:今天,我们在这里植树,再过十年、二十年这里也将是一片青葱翠绿。<2>再读词语:青葱翠绿2.记住字形,理解字义(1)字理识字:照。<1>在田字格中出示“照”,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你可以怎样记住它?(PPT解释演变过程,造字本义:手持火炬,招待客人。<2>指导书写并组词.(2)出示词语:呼吸<1>指名读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字都有口字旁,和“嘴”有关)<2>给“吸”换偏旁组成新字;指导书写“吸”。过渡:把“呼吸”送进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3)出示句子:太阳暖暖地照着,热气从土里冒出来,大地仿佛开始了呼吸。(指名读,一起读)<1>出示生字“冒”及在字典中的意思:冒:1.向外透,往上升;2.不顾(恶略的环境或危险);3.不加小心,鲁莽冲撞;4.用假的充当真的;<2>在具体语境中选择恰当的意思。A.同学们冒雨保护路边的小树苗。B.大灰狼冒充外婆是为了吃掉小红帽。C.太阳暖暖地照着,热气从土里冒出来,大地仿佛开始了呼吸。<3>出示词语:仿佛;理解意思:差不多,好像。积累多音字:佛(fó,fú),给多音字组词,在语境中选择恰当的读音。A.树上的大苹果仿佛是红着脸的胖娃娃。B.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4)<1>出示词语:湿润你有什么发现?(都有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2>短语练习:湿润的()出示词语:栽树培土(区分“陪、倍、培”)选词填空:()土加()()伴<3>把词语送进句子中读一读我们扛来小树苗,把它们栽到郊外。浇上清凉的水,培上湿润的土。(5)扛抖撑指名读生字,观察特点:都有提手旁,表示手的动作。让学生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