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八中2014年年度过关考试高一物理命题人:佘琴审题人:刘建军一.选择题(1—8题为单项选择,每题4分;9—12题为多项选择,全对的每个记4分,选对但不全的每个记2分,错选或不选的记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内,共48分)1.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A.线速度B.合外力C.动能D.向心加速度【答案】CA、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始终沿切线方向),故A错误;BD、合外力大小不变,而方向也始终指向圆心,即不断变化,对于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故BD错误;C、动能与速度的大小有关,与方向无关,则动能是不变的,故C正确。故选C。【考点】匀速圆周运动2.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B.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C.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开普勒才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D.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等全部工作【答案】BA、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错误;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故B正确;C、在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后,牛顿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D、开普勒整理第谷的观测数据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B。【考点】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甲物体放在广州,乙物体放在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大B.甲的线速度大,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C.乙的线速度大,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D.甲和乙的线速度相等,乙的角速度小【答案】BAD、甲、乙两个物体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它们的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故AD错误BC、由于甲的半径大于乙的半径,由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ωr知甲的线速度大于乙的线速度,故B正确C错误。故选B。【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4.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A.FxsinαB.FxcosαC.FxsinαD.Fxcosα【答案】D力和位移的夹角为α,故推力的功W=Fxcosα。故选D。【考点】功5.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出h,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1v、2v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A.同时抛出,且1v<2vB.甲迟抛出,且1v>2vC.甲早抛出,且1v>2vD.甲早抛出,且1v<2v【答案】D由图可知甲的抛出点高于乙的抛出点,故甲应先抛出;而两物体的水平位移相同,而运动时间甲的要长,故甲的速度要小于乙的速度,v1<v2。故选D。【考点】平抛运动6.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C.a所需向心力一定最大D.b、c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周期【答案】BA、根据22MmvGmrr,得GMvr,知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故A错误;B、根据2MmGmar,得2GMar,知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故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MmFGr向=,不知道三颗卫星的质量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向心力大小,故C错误;D、根据2224MmGmrrT,得234rTGM,知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正周期,故D错误。故选B。【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7.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都等于7.9km/sB.发射速度大于7.9km/s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km/sC.由RGMv可知,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其发射速度越小D.卫星的轨道半径因某种原因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大【答案】DAB、7.9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