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史记•周本纪》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这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部族兴起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C.西周盛行井田制D.周部落重农抑商2.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3.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A.商业贸易管理B.军政事务管理C.行政机构管理D.文化典籍管理4.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5.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6.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JtJT±11「J[村海變:年1r「心otsgrnr*上弹r牢车威帯*畅[L仗1号【饮厂f仁府幵一战创母jiiHlLI沖由緒抽伯關Ad]Il枫除厂1丄揃搁加减H旦JA.“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晚清富国强兵的改革”C.“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7.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棉纺织企业;一战期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它们()A.都受洋务运动刺激而产生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推动了晚晴经济的发展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8.某班级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的经济”为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0.中国近代奇女子张幼仪在三岁那年(1903年)被迫缠脚三天,但最终在二哥“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的劝说下得以幸免。张幼仪的这一经历反映了()A.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化B.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C.中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D.男尊女卑的陋习被逐渐打破11.下图中“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12.“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B.工农联盟的政权性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D.1980年以前中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