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考地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1页
1/4
高考地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2页
2/4
高考地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3页
3/4
地表形态及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1.掌握主要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能够准确分析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特征形成的地形原因,学会在不同地形中合理布局聚落和交通线路。2.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能够分析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能因地制宜地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3.学会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和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对保护人类所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学习策略】1.收集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热点问题,并试着用学过的知识解释。2.完成导学案中关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影响和全球气候变暖的练习,主动查找自己在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3.运用地图册,分析世界和我国城市及交通线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归纳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影响。【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中国地形图与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图(1)分析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2)运用所学知识填写表1。表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地形区地形区环境特点典型例证聚落分布特点高原地区河谷地势相对低,气候相对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分布特点成因青藏高原高原面上聚落少。热带地区城市多在高原地势高亢,气候寒冷。热带地区低地过于湿热多分布于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山区(聚落分散,我国西南山区图1规模小)呈条带状分布于山前或河流两岸平原地区(聚落集中,规模大)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网密布,内河航运、海运便捷。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沿海地区(3)归纳地形对聚落分布的主要影响。探究活动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读中国地形图和主要铁路线分布图,分析地形对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读图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3)运用所学知识填写表2表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限制因素线路密度交通方式注意事项线路形态交通方式原因平原少大多种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聚落的关系。网状分布山区多小首选公路,其次铁路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探究活动3: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1)回忆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读必修一图4—3—3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分析从何时开始全球气温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幅度开始不断变大,原因主要有哪些?(3)列举全球变暖的现象,读世界地形图,分析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响。(4)讨论应对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典型例题】1.图2为北非简图,图3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①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2.(2016年新课标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2)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图3图2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知识结构】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重点图像1】【重点图像2】图4图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