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固体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在固体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占_________地位,固体的分子都有_________的平衡位置,分子的热运动不是以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_________,所以固体不仅有一定体积而且有一定_________.2.固体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晶体又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差别在于:(1)单晶体具有规则的_________,而非晶体没有;(2)晶体都有一定的_________,在其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3)单晶体具有各向_________,而非晶体具有各向_________.疑难突破如何判断晶体和非晶体?剖析:晶体包括单晶体和多晶体.从外观上看,单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它的外形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例如食盐的晶体是立方体形(图9-1-1甲),明矾晶体是八面体形(图9-1-1乙),石英晶体的中间是一个六棱柱,两端是六棱锥(图9-1-1丙).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图9-1-1非晶体又称玻璃体,是不能形成结晶的固体,非晶体与晶体在微观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非晶体内部粒子排列不存在长程有序性,但非晶体粒子空间分布却有很强的局域关联,所以具有高度的短程有序性.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问题探究问题:有如下材料,请你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判断食盐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探究:实验材料:食盐,密封加热装置,加热器,抽气机,温度计实验步骤:(1)将食盐加入加热装置;(2)用抽气机将加热装置抽成真空;(3)对加热装置加热,注意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数据记录:时间t(min)123455.56.06.256.56.60温度(℃)27100200340500700800829830831探究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加热进行到6—6.25min时,食盐的温度接近829℃,继续加热时,温度基本不再升高.所以,食盐具有一定的熔点,故为晶体.典题精讲【例1】关于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晶体的结构,增大分子势能思路解析: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也不具有各向异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熔化时具有1一定的熔点,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破坏晶体结构,增大分子势能,分子动能不变.答案:CD【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晶体B.食盐是非晶体C.云母是晶体D.石英是非晶体思路解析:制造玻璃的原料是硅酸盐晶体(如石英砂),把硅酸盐晶体加热至熔点熔化成液态,就失去了晶体各向异性的特征,而变成各向同性,然后分阶段控制降温,让它缓慢冷却至室温就成为玻璃,所以玻璃实际上是一种“过冷”液体,即温度远低于晶体熔点的液体状态,所以玻璃是非晶体.答案:C【例3】食盐(NaCl)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这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M=58.58g/mol,食盐的密度ρ=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则食盐晶体中两个相距最近的钠离子中心的距离为()A.3.0×10-8cmB.3.5×10-8cmC.4.0×10-8cmD.5.0×10-8cm思路解析:从晶体的空间结构(正立方体)看,两个相距最近的钠离子(氯离子)中心距离,也就是两个相邻食盐分子中心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与食盐分子直径相等.答案:C知识导学在学习本节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比理解和对比记忆的学习方法,因为在本节内容中有好些内容在形式和结构上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还要学会从物质分子的结构去分析其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学好本节内容,对我们学习本章其他各节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疑难导析根据几何形状判断某一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时,要注意以下误区:即误把多晶体认为非晶体,由于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黏合在一起所组成的晶体,从宏观形状上看,它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把它误以为是非晶体,但它实际上是晶体.利用熔点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的判断时不能运用主观经验,例如对蔗糖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以为从未见过蔗糖的液态形式,更不可能认为蔗糖会存在液态形式,故而判断其为非晶体.所以,大家在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的判断时要认真分析,不要盲目判断,以免判断错误.问题导思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