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交变电流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和导通作用2、知道感抗和容抗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学习难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预习案【自主学习】1、电感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用什么表示?它与那些因素有关?2、感抗的成因:因为交变电流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这个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的变化,故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这就是感抗.3、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什么表示?它与那些因素有关5、容抗的成因:电容器接入交流电路中后,极板上的电荷形成了二极板间的电压,这电压和电源电压,从而产生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即形成了.6、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各是什么?【学始于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合作探究一】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分析教材37页演示实验)如图,把带铁芯的线圈L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问题1:当闭合电键稳定后,小灯泡会都亮吗?如果是,小灯泡的亮度相同吗?若把线圈换成导线,现象又会怎样呢?问题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3:什么是感抗?从电磁感应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线圈会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问题4:线圈的感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1问题5:扼流圈可分为哪几类?上述第一类扼流圈结构有什么特点?上述第二类扼流圈结构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分析教材38页演示实验)如图,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思考:两种情况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问题1:若把上图中的电容器换成导线直接相联,结果有变化吗?说明了电容器对交流电有什么影响?问题2:什么是容抗?容抗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问题3:从微观的角度,请解释:交流电是怎样通过电容器的?归纳总结:【课堂小结/本节知识网络】电阻、电感器、电容器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电阻电感器电容器产生的原因在电路中的特点决定因素2电能的转化与做功【当堂检测】1.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3所示。将一条形铁块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A、变亮B、变暗C、对灯没影响D、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电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暗B、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灯泡变暗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D、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灯泡变暗3.如图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C并联,接到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示数相同,若保持电源电压大小不变,而将电源频率增大,则三个电流表示数I1、I2、I3的关系是()A、I1=I2=I3B、I1>I2>I3C、I2>I1>I3D、I3>I1>I24、如图所示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A、B为两只相同的灯泡,将他们接在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上,两灯泡的亮度相同,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而将电源频率增大,下列关于两灯泡发光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亮度不变B.A灯泡亮度不变,B灯泡变亮C.A灯泡变暗,B灯泡变亮D.A灯泡变亮,B灯泡变暗【课后巩固】1、交变电流通过一段长直导线时,电流为I,如果把这根长直导线绕成线圈,再接入原电路,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则()A.I′>IB.I′I2>I3C、I2>I1>I3D、I3>I1>I23、如图所示,输入端ab的输入电压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L的直流电阻不为零)()A.直流成分只能从L通过3B.交流成分只能从R通过C.通过R的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D.通过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