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二)一、目标1.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2.了解眼睛成像原理及视力矫正。二、重点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2.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三、难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2.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四、知识梳理(一)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是利用时,成的原理工作。2.投影仪:是利用时,成的原理工作。3.放大镜:是利用时,成的原理来观察较小物体。4.显微镜:其目镜和物镜都是,用来观察微小物体。5.望远镜:其目镜和物镜都是,能将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二)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球好像一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成、缩小的实像。2.眼睛成像原理及视力矫正五、巩固练习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1)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甲图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图乙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2.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12cmC.24cmD.6cm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甲乙A.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B.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C.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4.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②③④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7.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物镜的焦点之外B.通过显微镜的目镜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实像C.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一个缩小的实像D.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观察者感觉远处的物体被拉近了8.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成像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选填“远”或“近”)些。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右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0.如图,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仪的光通过镜头形成一个(“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使我们能在前方屏幕上看到像,在镜头的上方安装了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1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A、50cm—60cmB、60cm—70cmC、70cm—8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