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物理:2.3《欧姆定律》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3-1)VIP免费

高中物理:2.3《欧姆定律》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3-1)_第1页
1/3
高中物理:2.3《欧姆定律》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3-1)_第2页
2/3
高中物理:2.3《欧姆定律》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3-1)_第3页
3/3
欧姆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4)、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学习重点】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学习难点】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学习过程】(-)复习电流的有关知识:(1)什么是电流?(2)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3)什么是电流强度?①定义:比值.这样可以通过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来描述电流强弱,这个比值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用表示.②表达式:③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1A=mA=μA④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所以电流是有电势向电势流动,在电源外部,是由电源极流向极.(二)教授新课1.导体的电阻根据某实验作出的导体A和B的U-I图象可知,同一金属的电阻的U-I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这表明统一导体不管电压,电流增样变化,电压和电流的之比都是一个常数。(1)定义:与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3)单位:电压单位用伏特(V),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阻单位用欧姆,符号Ω,且lΩ=V/A常用单位:1kΩ=Ω;1MΩ=Ω演示先给学生介绍实验电路图,教师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并请学生观察电表的正负接线柱,要求学生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R为待测电阻(定值电阻).演示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电表的变化,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随导体的电阻有关.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由实验得到电压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分析:用控制变量法,先保证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让其余两个量之间相关,然后结合起来分析.保证电阻不变,调节电压,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R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U/VI/A注意:这一方法可以类比数学中函数图象,用描点法来研究,启发学生思考物理与数学的联系.把所得数据描绘在U-I直角坐标系中,确定U和I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这些点所在的曲线包不包括原点?包括,因为当U=0时,I=0.这些点所在曲线是一条什么曲线?过原点的斜直线.把R换成与之不同的R’,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结论:给定导体,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I∝U对不同导体,图象斜率是不同.相同电压下,两导体电流分别为I1、I2,I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物理:2.3《欧姆定律》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