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男XY女XX×配子YXXF1XY男XX女比例1∶1第四节伴性遗传一、学习目标:(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C:理解)。(2)性别决定的方式(C:理解)。(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C:理解)。二、重点:(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2)XY型性别决定方式。(3)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三、难点:(1)人类染色体组型的分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四、知识结构:一、性别决定1.染色体的分类根据是否与性别有关,把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⑴常染色体: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性别决定(XY型)相同且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⑵性染色体: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有显著差异,且对生物的性别起决定作用的染色体。2.性别决定方式—XY型⑴染色体组成:雌性:n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雄性:n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⑵性别决定过程(以人的性别决定为例):见下图⑶常见生物:人、果蝇、所有哺乳动物及很多雌雄异株植物,如菠菜、大麻等都属于这种类型。思考:1.X、Y是同源染色体吗?答: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X与Y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X来自于母方,Y来自于父方,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的行为与同源染用心爱心专心色体一样,要经历联会、四分体和分离的过程,因此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例题1〗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A.44+XYB.23+X或23+YC.22+X或22+YD.44+XX二、伴性遗传1、概念:它们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_____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引言:那伴性遗传具有哪些规律呢?(分析课本资料)2、人类红绿色盲症(1)“遗传图谱”介绍(课本)(2)XY型性别决定的例子——人类红绿色盲症①致病基因:______性基因,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它和它的等位基因(即正常基因)仅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②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课本P35表2—1)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③红绿色盲遗传的图解分析(课本)〖例题2〗请分析下列两种人类婚配方式的后代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及其概率(1)XbXbXXBY(2)XBXbXXbY④红绿色盲遗传(即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a.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倾向且男性患者_____于女性患者;b.交叉遗传;c.隔代遗传(一般有此特点)。d.e.〖例题3〗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例题4〗(2003春全国)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推测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3、伴X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1)遗传图分析(2)遗传特点(即伴X显性遗传病):a.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倾向且男性患者_____于女性患者;b.世代遗传(一般有此特点)。c.d.用心爱心专心e.4、伴Y遗传患者均为________性,________性不患病,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5、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上述可见;ZW型方式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雌性________。(2)绘制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交配的遗传图解:例题:一位遗传学家在研究甲、乙、丙三只果蝇的两对相性状的遗传现象时,发现三只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EFf(甲)、EeFf(乙)、eFf(丙)。(1)这两对基因分别在哪类染色体上?_______。(2)三只果蝇中,属于雄性的是________。(3)甲果蝇形成的配子及比例可表示为______,乙果蝇形成的配子及比例可表示为_______。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雌性个体(XX)上成对存在,在雄性个体(XY)上成单存在。从题意可知,甲中的E基因成单存在,说明E、e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且可推甲、丙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故两者均为雄性果蝇,乙含有两条X染色体,为雌性果蝇。F、f基因在两性果蝇中均成对存在,说明它们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E与e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F和f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甲、丙(3)1F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