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地理位置。2.掌握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的原因及概况、晋楚争霸的史实。3.了解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相关史实。【自主学习】一、诸侯争霸1.春秋时期:东周分为春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____________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2.原因:春秋时期,________的地位日益衰落,大的诸侯国乘机争霸,以获取过去周王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3.春秋霸主春秋霸主称霸措施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改革;政治上:“________”公元前651年,________会盟,实现首霸________对内:发展________,整顿________,训练________,成为强国。对外:公元前632年,________之战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楚庄王打败晋国,称霸中原越王________卧薪尝胆,雪耻灭吴,成就霸业________秦霸西戎,称霸一方二、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___________年。2.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形成三个诸侯国。(2)田氏代齐:齐国________由卿大夫田氏取代。3.战国七雄:指的是________、齐、________、________、韩、________、魏。4.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和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合作探究】1.材料分析:“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史记•周本纪》你知道春秋争霸出现的原因吗?2.对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你如何看待?3.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和历史趋向如何?【自学检测】1.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统一D.适者生存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常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3.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4.历史课上,老师标出了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边的国家,应该是()A.楚国B.秦国C.燕国D.齐国5.2010年12月4日公映的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医生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看完电影后,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晋国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七雄争霸6.连线题: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正确连线。晋文公长平之战齐桓公桂陵之战孙膑葵丘会盟赵括城濮之战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1.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2.周王;3.春秋霸主称霸措施齐桓公经济上:管仲改革;政治上:“尊王攘夷”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实现首霸晋文公对内:发展生产,整顿吏治,训练军队,成为强国。对外: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楚庄王打败晋国,称霸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雪耻灭吴,成就霸业秦穆公秦霸西戎,称霸一方二、1.公元前475~前2212.(1)韩;赵;魏;(2)姜氏3.秦;楚;燕;赵;4.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合作探究】1.原因一: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原因二: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其首领地位,成为“霸主”2.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3.从“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这两个标题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战争。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是各大国争夺政治霸权,大国靠武力胁迫小国承认其领导地位。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是“争霸”。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战争的目的则是吞并对方,进而统一中国。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是“兼并”。在争霸过程中,诸侯国的数量减少了,疆域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