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力与运动的复习总结基本要求:(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知道什么是惯性,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3)知道什么是合力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法则。(4)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法则二力平衡条件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及含义力的平衡及二力平衡条件主要内容的讲解:一.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主要内容回忆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根据是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它不停地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运动会停下来.初看起来,他的观点似乎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个观点在人类的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七百年。2.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及结论: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我们的教学实验:b、笛卡尔的补充c、牛顿的总结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d、由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2)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3)任何物体都有一种性质,也就是保持自己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4)惯性是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5)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6)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当然也就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它又有深厚的实验基础.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由这个定律进一步得出的一切科学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早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3.惯性与惯性现象任何物体都有一种性质,也就是保持自己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一种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一些惯性现象我们可以用玻璃杯,光滑塑料片,乒乓球,木棒,纸条,小车,金属块,木板,瓷碗,钩码等做如下操作:(1)在普通玻璃杯上,搁一块光滑的塑料片(或木片),塑料片上放一只乒乓球(乒乓球放在杯子的正上方,为防止乒乓球滚动,可在乒乓球下加一个小垫圈)。(2)用棒对准塑料片沿水平方向用力一击,可以看到塑料片突然飞出,乒乓球却安然地落在玻璃杯中。(图a)(3)将盛水的茶杯放在桌上的纸条上,手持纸条的一端慢慢地拉动,茶杯随纸条移动。如果迅速地将纸条抽走,茶杯安然不动。(图b)(4)将金属长方体放在小车上,钩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拉着小车作加速运动(加速度应大一些),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金属长方体就越过小车表面向前运动(图c)。(5)将瓷碗内盛满水,放在小车上,突然急速拉动小车。碗内原来静止的水由于惯性,会向小车运动的相反方向泼出(图d)。(6)拉着小车在桌面上作匀速运动,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碗中原来运动的水由于惯性,会向小车运动的前方泼出(图e)。二.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第一定律中包含的基本概念,奠定了经典力学的概念基础,从而使它处于理论系统中第一个原理的前提地位。这主要表现在:(1)首次批驳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等人错误的力的概念,为确立正确的力的概念扫清了道路。(2)第一次科学地给出了力的定性定义(含力的本质和力的效果)。(3)第一次提出了经典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其他几个原理奠定了概念基础。牛顿第一定律首先表明了“不受力”下,物体的动力学规律(作惯性运动),此基础上才能表明其他几个基本原理。2.伽利略第一次从实验出发,运用科学推理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错误的力的概念,这在物理学研究方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理学的正确认识只能来源于科学实验,也只有科学实验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才是最强有力的。亚里士多德错误的力的概念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