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古代农业的发展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历史结论生产工具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并推广、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等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特点:(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2)土地制度:土地由公有到少数人占有,封建土地所有制历时最长,地主占有土地通过地租方式剥削广大农民(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4)生产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5)地域分布: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耕作方式的进步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主要的耕作方式经营模式的定型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另有地主的租佃经营和田庄经营模式耕作技术的成熟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从西汉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度等土地制度的演变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后消失)、农民土地所有制(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消亡)农作物的推广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明朝棉花推广和引进新品种甘薯和玉米等水利工程的兴修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汉朝西北地区的龙首渠、隋朝修大运河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代的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等1.(2020·郑州质检)北朝时期,土地买卖仅限于永业田,仅仅“得卖其盈”“买所不足”;到唐朝时,在好几种情况下,口分田都可以买卖,广大贫困农民可依法货卖自己的份地。这一变化()A.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稳固了自耕农经济C.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A[材料“口分田都可以买卖”体现了唐朝均田制的瓦解,土地兼并进一步发展,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土地兼并的发展瓦解了自耕农经济,排除B项;均田制的瓦解带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排除C项;自耕农经济的衰退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民被迫租种地主土地,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排除D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历史结论从先秦到秦汉形成与发展(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2)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1)发展特征:规模庞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2)影响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④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发展与繁荣(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清辉煌与滞后(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集中了民间手工业的主要优势资源,由政府征召的民间各类工匠成为官营手工业中所谓“经典造物”的主要创造者。材料旨在说明官营手工业()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具有垄断经营特征C.工匠大多来自民间D.工艺制作水平较高D[由材料官营手工业集中民间的优势资源,选调优秀的工匠,成为“经典造物”的主要创造者可知,官营手工业具有较高的工艺制作水平,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出现与世界手工业的比较,排除A项;古代手工业有一些特殊的行业,如盐铁由官府垄断经营,而材料并未涉及这些特殊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