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007.06.23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对进行改革。1956年苏共大闭幕后,他做了题为《》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是不实事求是的分析也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2.在批判斯大林的基础上,他着手政治改革:破除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为受害者恢复名誉。还进行了经济改革:取消,实行收购制;把所有农业机械卖给;开垦荒地,种植;精简机构,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压缩国民经济。但是由于缺乏对斯大林体制的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随着他的下台,改革也就结束了。★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提出扩大。经济方面,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恢复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企业的,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他的改革侧重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年以后,经济又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是:没有突破原来的;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经济负担重。★4.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承认的调节作用。但经济改革并没有迅速取得预期的成果,于是他把重点转向政治领域。1988年他提出了_,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苏联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1990年苏联决定设立和修改宪法,删去了关于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在经济上将采取向过渡的方针。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自行解散,12月除三国和之外的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宣布建立,苏联实际上已经解体。之后他辞去了苏联总统的职务,将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