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三第七课1、1978年召开的,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作出了进行的新决策。2、1987年,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为中心,坚持,坚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路线就概括为“,”3、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统称“”4、连线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二大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十三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十五大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第八课1、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实行。、的农民率先实行这项改革。这种改革是在坚持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激发生产的。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直接促使的异军突起。2、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改革为重点,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扩大了企业的。3、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转为从以往的、进入、阶段,开始实行公司制、改革。4、连线上海率先实行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北京第一家在报纸上做广告的企业四川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国有企业安徽第一家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国有企业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你认为在指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答:四个阶段: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九课1、1980年,国务院决定在、、、、建立经济特区。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化和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2、1990年4月,国务院决定,实行区和区的政策。浦东建成为、、新城区;建立起、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成员。标志着中国新阶段。十课1、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为促进,适应和的需求。主要措施有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作为基本方略写入宪法。我国开始步入的康庄大道。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年月分布。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和巨大变化于年月进行了修订。刑法在保卫国家安全,保护、保护、维护、保障方面起了重大作用。3、为适应要求,全国人大于年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制定完整、系统的、具有法典,奠定了。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于年由颁布。其核心内容是、、、村民民主实践。5、农村基层惯民主制度建设是的实践,是巩固、密切、促进农村举措。实践证明。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97年9月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请回答1、江泽民认为为什么要“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3、你认为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有什么重大意义?十二课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物。这就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解放后又陆续设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4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民族自治制度的实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2、列举我国历史上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性称呼,以及人民币上有哪几个民族的文字。匈奴、鲜卑、东夷等。人民币上有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十三课1、中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大事年表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