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09)一、复习目标考点20:正确认识宽容(理解)考点21: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理解)考点30:公平与正义(应用)二、复习导学(一)课前自学(读一读,夯实基础)考点20:正确认识宽容(理解)1.什么是宽容: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2.为什么需要宽容:(1)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2)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无意之中伤害别人,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的原谅;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之中的伤害,对别人的道歉,我们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3)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4)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3.如何做到宽容:(1)当我们受到别人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2)宽容并不意味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3)我们还要宽容、悦纳自己。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考点21: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理解)(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要求:①谅解他人。当我们被“冒犯”、“误解”时,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②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③欣赏他人。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考点30:公平与正义(应用)(见考点解析)(二)提炼观点(背一背,掌握要领)核心观点关键句正确认识宽容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2、宽容是有原则的,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3、我们不仅要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公平与正义1、立志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2、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考点20:正确认识宽容核心观点:宽容的表现;认识到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自己。现象关键词:原谅;宽恕;宰相肚里能撑船;一笑而过;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纵容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考试作弊,偷看他人隐私);算了吧;多大点事啊!考点21: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核心观点: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现象关键词: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捉弄他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捡到他人的钱包积极寻找失主;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购物不排队等。考点30:公平与正义核心观点: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现象关键词:司法公正;平反冤案;立法公正,政务透明,按程序办事;城乡教师交流;城乡资源调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扶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钻空子、搞门道、“拼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户籍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现象链接(议一议,融会贯通)1、某些同学中午就餐时总喜欢插队,引来其他同学不满。2、跑步时小刚不小心绊倒了小华,小华说:没事。3、小逸在公交车上大喊“抓小偷”。4、石湫即将开工建设江苏第二师范大学,这将有利于优化南京市高等教育资源。三、当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宽容理解正确的是①宽容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策略②宽容指任何时候都要容人之过③我们应该宽容他人,苛求自己④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A.尊重他人B.为他人着想C.欣赏他人D.能舍已为人【】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这两句话共同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做到A.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