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欧洲同盟课题:第10课欧洲同盟课标内容:知道欧洲联盟学习纲要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3.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2.欧洲共同体经济的发展三.欧洲联盟的建立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2.欧盟的建立及其影响学习重点欧洲的联合学习难点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和联邦德国的崛起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提示: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欧洲国家普遍受到严重破坏。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被摧垮,英、法虽然是战胜国却受到严重削弱,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战后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而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百废待兴。2.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加上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大量“美援”涌入欧洲。这一切为西欧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条件。3.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各国工业生产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联邦德国。4.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等条约。在此基础上,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其成员国后来扩大到12个。5.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扩大,促进了成员国相互交易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增强了成员国之间的企业竞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79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6.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1年,欧共体十二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召开会议,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成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简称《欧洲联盟条约》。7.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正式建立。它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现在,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与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与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的竞争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走向联合。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共同体在其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首要内容是经济共同体,即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高。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它们要求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和占有海外市场。欧共体和欧盟不能相混,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时代,内涵也有不同。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西欧经济恢复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最重要是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劳动者的素质,所以科教兴国是许多国家的基本要策。2.《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各国的竞争力。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温故知新20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了哪几次大规模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使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