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2、分析“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社会现象的原因。【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铁器的应用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2、难点: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西周时期,人们主要使用,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古代把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2、时期,铁制工具占据主导地位,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3、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二、课堂研讨1、想象“千耦其耘”的情形,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你怎么理解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三、拓展延伸今天你在家里或农村还会看到与当时类似的农具吗?你会使用吗?从中你想到了什么?【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农业生产所采用的方式是()A.“千耦其耘”B.个体耕耘C.牛耕技术D.铁制工具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3.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4.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是在()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5.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主要是由于()A.木制工具的出现B.石器工具的出现C.青铜器的出现D.铁器、牛耕的出现二、非选择题6.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是在什么时期?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