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教学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请问分别指的是那两大历史事件?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一、文艺复兴(一)起源及原因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这场思想运动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迸发?请大家阅读教材P26—27的内容,探寻原因。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选修班要求)经济的发展,又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1)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2)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宗教神学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新兴资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出现。2、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宗教神学的束缚3、文化:保留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教师解释: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迹,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二次备课】1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复兴什么?(二)旗号、实质1、旗号: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2、实质:宣传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可以先点明,后文通过文艺作品的分析逐步理解)教师阐释:“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是反封建(宗教神学)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三)核心:人文主义含义见书:主张以人为中心,认识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西方什么时候已有这些主张?联系上一课)将之与神学对比小结: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恩格斯:“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侧重体现什么?反对宗教神学束缚,强调人性。曾压抑近千年的人文精神复苏了,但却与古希腊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要求。(四)成就(意大利)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结合“金榜”P20的主题一材料一:人的自然属性无法阻挡。●但丁: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2、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结合金榜P20的主题一材料三和教材P28的学思之窗:感受艺术家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并强调: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揭露教会的腐朽,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希望宗教体现人性化,他们对教会势力抱着和解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道路。(五)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