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一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二新人教版必修1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再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难点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同一演化过程。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连年战争,大兴土木森林被破坏1局部小气候水土流失土壤贫瘠下游堆积河流多沙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m]【课堂小结】略。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作业反思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