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5课新文化运动(时间:15分钟分值:40分)A组(基础题)1.“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2.右图是鲁迅设计的某大学的校徽。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以该大学为主要中心,曾经大力宣传的思想是()。①兴民权,设议院②民主共和③民主和科学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②③B组(能力题)3.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A.《新青年》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5.“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毛泽东这句话()。A.肯定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倡导B.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形式主义偏向C.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D.批评了新文化运动的不彻底性6.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是指它()。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7.(16分)阅读下列图片:1请回答:(1)上述三人分别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的三次变化历程。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6分)(2)图2人物与图3人物相比,两者在对待儒家纲常礼教方面各有什么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特点的根源是什么?(10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