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习目标1.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主要战役、主要会议等内容。3.知道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各国齐心协力,共同战胜法西斯。认识到国际社会面对着世界性危机时,只要各国(不论国家大小、社会制度是否相同)能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世界性危机和困难。4.重点:慕尼黑阴谋、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预习导学1.慕尼黑会议时间国家内容评价后果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不到半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2.二战的经过想一想:二战是怎样结束的?1945年4月,苏联发动柏林战役。5月8日,德国代表签订投降书。二战在欧洲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9月2日,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想一想:人类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实现持久和平?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启迪?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群众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历史前进真正的推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⑤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探究问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相同点: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争取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激烈斗争。②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③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④形成了以战胜国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两极格局,并都在大战中或结束后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即国际联盟和联合国。⑤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点:①背景不同: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侵略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法西斯主义的猖獗是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交战的双方是为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掠夺战争;二战对于世界人民来说,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③战争的范围不同:一战主要是欧洲战场,涉及的国家相对较少,战争所涉及的范围相对二战较小;二战除欧亚战场外,还有北非战争,战争所涉及的国家和战争规模相对多,相对大。④影响不同: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战争灾难,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凡—华体系主要体现了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二战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战后建立的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民主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