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内容第三模块:国情教育第一课(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复习重点:1、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3、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重难点:1、怎样进一步理解“三步走”和“两个一百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我们怎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时间分配导课3分、自学7分、交流15分、展示10分小结分、巩固5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1、考点解读:考点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小康的含义、(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三步走”战略目标考点2、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现状是怎样的?(2)、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3)、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解决这些不和谐现象最根本途径是什么?(4)、作为国家小主人,结合所学知识,就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考点相关知识:本考点近三年分布情况如下:2013年以逻辑推理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陕西梦为引题,以建设“三个陕西”为材料作为切入点)以非选择题小问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复习导入:第一题解题思路:图表是按问题、对策、目标这样的逻辑推进的。因而首先得明白三个空分别要求填写的内容是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还是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补全已知对策要解决的问题,结合省情提出解决给定问题的合理化建议。需要主要的是所填内容必须与前后给定的内容具有关联性。各方面要实现的目标(以当年热点“三个陕西”为切入点)。2011年以材料分析题考查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相关内容(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切入点)通过近三年的考情分析可知:本课时考点为中考的考点。2015年中考再次考查几率不大,将会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与重大民生政策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为切入点,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小康社会、民生问题。复习时应重在理解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知道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的努力,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中考原题:1、畅想陕西梦,实干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三个陕西”----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这是陕西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1)请按照“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实现的目标”的思路,将下面空缺内容填写完整。(2)“保驾护航”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3)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你树立了哪些法(1)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例答:①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较低等。②加强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出台抑制房价的政策等。③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2)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3)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例答:权利义务意识;守法意识等。(4)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符合实际,做法可行即可,例答: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②关注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际活动等。第二题:探究(3):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例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探究(4):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例答:陕西开放水平更高,生态环境更佳,开拓创新意识更强等。练习题解题思路:(考查点:共同富裕、实施西治意识?圆梦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小孟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4)请将倡议书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展板二“十二五”蓝图展愿景2、《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建设现代、开放、绿色、和谐、奋进的新陕西。(3)假如你是陕西省省长,要实现"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你会怎么做?(4)请描述你心中的"现代、开放、绿色、和谐、奋进"的新陕西。4、经典练习题:1、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准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新区,西咸新区成为收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是国家区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布局,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这将()①有利于地区协调发展②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