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商鞅变法正式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3、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并分析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历史结论的能力。4、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战国前期,的使用和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秦孝公即位后,发布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3、公元前356年,在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4、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5、重农抑商:奖励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禁止6、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人口,实行使百姓互相监督7、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和两大水利工程【课堂讨论】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你认为措施当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问这次变法的性质是什么?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政治、军事、经济三方面)【延伸拓展】想想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四、知识巩固练习册选择题1、4、5、7、8、10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2.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D.废除旧贵族特权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B.使用铁器C.推广牛耕D.兴修水利4、我国实行县制最早是在()A.春秋B.战国C.夏朝D.商朝5.阅读下列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请回答:①上述材料是谁的名言?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③为了“治世”“便国”他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进行变法?④从中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当堂反思本节收获: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