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第一讲)主讲:李存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一、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思考1、高中学生:16岁,9年的义务教育学习经历和阅历。2、鉴赏:更多的是理性学习和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进一步学习,通过比较、对照、知识的联系、评价,进行自己的判断。重在心理感受与联想,重在内心参与。3、音乐:是一种音响,是人类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聆听音乐中的形式美。人类通用的“第二语言”,是非语义性的、飞具象性的,情感的,心灵的。(举例《钢琴协奏曲黄河》、《培尔金特》)4、用音乐的思维方式学习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①第二种语言的基本词汇(音乐要素、音乐语言)②物理的思维方式可以判断:音高、音长、音强、音色,这些有机的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音乐的形式要素。③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等等。④用这种语言表达人类情感。5、音乐鉴赏学习的主要内容①记住主题(大多是旋律);(《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二泉映月》。②听出主题的变化;③听出体裁、结构;④学会用音乐的术语描述、解释音乐主题;⑤感知音乐风格(主题的特点、要素的使用);⑥作品产生的背景。(《1812年序曲》)课例《寻找民歌的身影》①旋律中流淌的是什么(《小白菜》河北民歌)⑴如哭泣般下行级进的音调;⑵逐层下旋的旋律发展手法;⑶仅几小节精炼的音乐素材《白毛女》选段《北风吹》你能听出《小白菜》的曲调吗?《北风吹》《白毛女》选曲以《小白菜》为素材进行改编你还能听见“小白菜”的哭泣吗?说说你的想法。探寻,从源头开始《孟姜女哭长城》(河南民歌)你能听出到“起承转合”的音乐逻辑吗?创作歌曲《孟姜女》听民歌的旋律,试着体会原有旋律的新发展。《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想法①请举1—2个例子,说说哪些歌曲是由民歌为素材创作的?②本届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为何开设“原生态”唱法组?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何提出“拯救中国民歌”的活动?④对于中国传统民歌,你我能做些什么?《秧歌调》与《大中国》二、怎样备课①聆听音乐为主、参考文字资料为辅;②教师能够有感情的体会作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③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这是产生教法的前提);④根据教学内容中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及主题确定教学重点。三、一节好课标准的思考①实现课程价值目标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②“审美”、“双基”有机结合,符合学生接受心理。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双基”为手段实现教学。选材、教法、手段、流程、教学语言设计合理。③内容形式安排科学,带给学生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心理愉悦、心灵震撼、心灵洗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积累学生的相关知识。④参与、探究、合作、交流,合理有效安排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流于形式。例如:不能只有探究的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探究内容。⑤教学手段恰当合理,“现代”、“传统”有机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保留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手段。⑥课前预设切合实际,课堂生成把握契机。认真思考预设的教案、预设的流程、预设的答案。准确把握课堂上出现的不同答案和各种情况。关注教材、尊重教材。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自己已学的知识。新课的呈现方式:提倡以问题为主线,提示重点注意什么,进而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中的艺术手段和作用。以听为主(约占2∕3)、讲解、讨论、比较等其他手段为辅。比较如:不同地域的民歌、不同的京剧流派(青衣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欧洲的古典与浪漫等等。探究如:《魔王》与《草原英雄小姐妹》。五、教学设计①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学生实际水平偏上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跳一跳能拿到”;注意高中生的文化积淀和理性思维能力②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心理过程(关于审美);③贯穿流畅的情感线于课程之中;掌握不同教态——教学内容决定教态,不同环节有不同教态运用各种教学语言——态度、表情、肢体动作把握各种教学风格④精心设计关键用语,运用不同的语调、语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