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本班学生12人,多为中度智障学生(含自闭症、唐氏、脑瘫等学生)。虽然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但是由于智力上的缺陷,情商也明显低于同龄人水平。因此虽然从小倍受父母疼爱,却很难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艰辛劳累。他们习惯于从父母那里获得,不懂得去回报。对于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他们常常会顶嘴、争吵甚至怨恨一个人如果连最亲的父母都不能够去爱,怎么能够爱身边的人、爱集体、爱祖国呢。因此,引导帮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护和辛苦,理解父母的关爱和唠叨,学会沟通亲情的方法,掌握感恩父母的实际行动,改善亲子关系,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感恩亲情系列班会(三)——征文形式:案例(系列班会方案)活动主题:感恩亲情设计思想:本班学生12人,多为中度智障学生(含自闭症、唐氏、脑瘫等学生)。虽然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但是由于智力上的缺陷,情商也明显低于同龄人水平。因此虽然从小倍受父母疼爱,却很难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艰辛劳累。他们习惯于从父母那里获得,不懂得去回报。对于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他们常常会顶嘴、争吵甚至怨恨一个人如果连最亲的父母都不能够去爱,怎么能够爱身边的人、爱集体、爱祖国呢。因此,引导帮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护和辛苦,理解父母的关爱和唠叨,学会沟通亲情的方法,掌握感恩父母的实际行动,改善亲子关系,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体味亲情,心存感恩》一、活动目的1.懂得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2.发现、体会、理解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爱。3.知道要感恩父母,初步学习感恩父母的方法。二、活动准备1.搜集关于父爱、母爱的故事。2.准备猜谜词条、盘子、玩具虾、纸、笔等活动道具。3.学生排练小品。4.制作“感恩卡”,制作课件。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出示竞猜题板,逐条揭开提示语句并朗读,学生猜是什么人。(提示从难到简单:他们在生活中给予我们关心,体贴我们;他们在学习上指导、督促、教育我们;他们在我们生病时无比焦急,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他们在我们不会吃饭时,一口一口的喂给我们;他们在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在身后保护着我们;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师:是的,他们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父母之爱如一缕缕春风抚慰着我们,又如一丝阳光温暖着我们。(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1.感人故事《一条未发出的短信》(配背景音乐朗诵)2.学生情景剧表演《吃虾》:儿子从小就喜欢吃虾,妈妈每天都从菜市场定量买来鲜虾给儿子吃,妈妈每天都是帮儿子剥壳,看着儿子将虾肉全部吃完。尽管物价上涨,收入微薄,但妈妈仍节衣缩食,鲜虾照买不误。3.爱的谎言师:你们认为说谎对吗?父母为什么要对我们说这样的谎?小组讨论。(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思考:妈妈真的不感到饿吗?(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母亲常给他做鱼吃。孩子吃鱼,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思考:妈妈真的不爱吃鱼吗?(3)上初中了,为了交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晚上糊了挣些钱补贴家用。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妈妈,睡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思考:妈妈真的不困吗?(4)天气很热,母亲只买了一瓶饮料给孩子,孩子看见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将手中的饮料反递过去给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思考:妈妈真的不渴吗?4.诗朗诵《母亲的爱》(配背景音乐)(三)游戏感悟,提升情感小游戏:每人准备一支笔,一张纸,把平时最珍爱的五项东西写在上面。其中有两项必须是“我”、“妈妈”。如果五项东西中只能保留四项,请慎重考虑,从五项中去掉一项,用笔划去,一旦划去,就意味着它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之后依次消去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请同学们谈一谈感受。(四)感恩父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