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简介及其艺术作品欣赏渴望生活出生:1853年3月30日荷兰南部布拉邦特松丹特镇。成长:(1853年——1879年)艺术萌芽:(1880年——1888年)艺术顶峰:(1888年——1890年)逝世:1890年7月27日自杀,29日晨1时因医治无效逝世。文森特·威廉·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后印象主义画派重要代表,反对忠实的描绘客观世界,主张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凡高照片•凡高13岁VincentvanGogh(1853-1890)•凡高19岁VincentvanGogh(1853-1890)认识凡高•保罗·高更PaulGauguin阿尔1888.11画布油画73x91cm现存: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Amsterdam,RijksmuseumVincentvanGogh,VincentvanGoghFoundation认识凡高•凡高的肖像画图卢兹-劳特雷克水粉粉彩54x45cm现存: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Amsterdam,RijksmuseumVincentvanGogh,VincentvanGoghFoundation认识凡高•约翰·拉塞尔JohnPeterRussell(澳大利亚画家,凡高的朋友)巴黎1886现存: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Amsterdam,RijksmuseumVincentvanGogh,VincentvanGoghFoundation自画像188618861886188818881888188918891889188918891887188718871887最早的画•这里展示的是凡高最早的油画作品.当凡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1883年间.此前,凡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绝望了,却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其实凡高从小就喜欢画画).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可以说,凡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凡高喜欢伦勃朗,喜欢米勒,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社会底层人.深沉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差,但画中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纽南•1883年底,凡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凡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黑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凡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注:米勒,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喜欢描绘农民生活。凡高的精神导师,凡高许多作品受其影响.安特卫普•1885年11月底,凡高决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凡高此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但他也渐渐使画布变得明亮了些,色彩也丰富了些.不管怎么说,安特卫普时期在凡高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应是相对独立的,故把它单独列出.1886年2月,凡高到了巴黎,开始了更伟大的创作......巴黎•1886年2月底,凡高来到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凡高兴奋,印象派绘画更使他震惊不小.在弟弟提奥(当时在巴黎,提奥是有名的画商,和印象派画家关系极好)的介绍下,凡高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画家:劳特累克,高更,修拉,毕沙罗...在受到印象派影响后,凡高的画风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越来越明亮,他还吸收了印象派的一些技法,如点彩法等.这一时期凡高开始了大量的自画像的创作.2年后,凡高渐渐厌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他并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而他独特的个性告诉我们,凡高的绘画不属于任何流派.于是凡高带着希望来到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阿尔•1888年2月,凡高在朋友推荐下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并热烈的爱上了这儿.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疯狂",创作进入了高峰.虽受法国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影响,但他的作品已极具个性,这源自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性格.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他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引号中的是凡高的原话).所以,凡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凡高在小城广场边租下"黄房子",想建立"画家之家".后来高更前来同住.不幸的是,长期超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