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重要性摘要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关键词亲子阅读重要共同成长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生态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在家庭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人和儿童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共同阅读的一种活动。进入21世纪,在多元文化和大教育的背景下。亲子阅读活动骤然兴起,它极大唤醒了家长的角色意识,使家长纷纷以一个阅读参与者、指导者的姿态、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亲子阅读的行列中,导致家长在亲子阅读中角色意识不清。我们发现目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孩子读书的家庭环境和阅读习惯,对家庭中早期阅读的认识还有许多的盲点和误区,在指导上缺乏科学性。只是一味投资教育物质,而时间投入很少,缺乏和孩子共读的时间,家庭成员读书的气氛不够浓;忽略孩子的自主性阅读,缺乏共读中的指导,忽略互动式的阅读。由此看来,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是极其必要的。一、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式孩子的支持者,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我们首先要在物质上、精神上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孩子的阅读活动。为孩子建构一个小窝,创设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吸引孩子来阅读。在将神上创设一个支持孩子的阅读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让孩子们乐于在书中学习。二、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式孩子的引导者,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时家长要参与活动中,可以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让孩子更有耐心去阅读;阅读的模式是互动的,可以进行对话和角色扮演。与孩子一同讨论回顾故事情节,分享故事的喜与乐,充分让孩子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三、在阅读过程中,家长是参与者,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家中开辟宝宝书屋,摆放适合孩子使用的桌椅和取放方便的图书架,购置或借阅孩子喜欢的绘本、图书、光盘等阅读、视听材料,做好家庭阅读的物质准备。固定每天亲子阅读的时间。不论哪一名家庭成员在固定的时间陪孩子进行阅读,哪怕只有10分钟,只要你热情、投入的进入阅读的世界,亲子之间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要老师,阅读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已。每个家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1、亲子听读。在西方,为孩子大声读书是一种文化传统。在中国,为孩子说故事是一种传统,大声读诗文经典是另一种传统,但两者从没有融合在一起。即使在今天,乐意并习惯为孩子朗读文学作品的家长,仍然为数不多。我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说:“图画书是拯救儿童阅读的书。”所以,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从图画书开始,从亲子听读开始,踏上亲子阅读的旅程。2、亲子共读。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亲子共读。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读”的过程,也不是家长的单项指导过程,而是“阅读——讨论——思考——再阅读——再讨论——再思考……”。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了榜样的作用。家长和孩子可以坐在一起,读同一本书;也可以坐在不同的地方,读不同的书。遇上好玩的段落,爸爸为妈妈读一段,妈妈为爸爸读一段,那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很自然地传导给孩子。何愁孩子不爱上书呢?3、亲子比读。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父母亲还可以和孩子们进行亲子比读,进行故事表演、形式多样的创意表达等等。比如,我的阅读就很局限,文学类的书籍读得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读得就相对少许多。我那上四年级年级的女儿常常说:“妈妈,也许你的语文知识比我多,可是你的科学知识一定比我少。”这样通过比试之后,可以发现各自的不足,调整自我阅读。总之,兴趣、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家长培养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