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庄重而热烈的出征场面,学习场面描写的手法。2.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导入语:教师开场白: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聆听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给我们发来的报道。活动1:学生个体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神舟五号飞船及杨利伟的一些知识。先组内交流,在全班交流过渡语:请同学们有感情读课文,并尝试用播音员的语速、语调读课文,读完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活动2:自由朗读课文,画出难读词句,组内讨论解决。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内容。活动3: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在组内交流,准备全班展示。1.本文哪几个段落写了送行的场景?2.这些场面中有哪些人物?3.场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场面描写:就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它可以包括时间、地点、环境、氛围、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过渡语: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圆满完成了中华民族交给他的光荣任务,当然,他也完全具备一个优秀航天员的素质。活动4:请结合课文的叙述描写,说说杨利伟是一个()的航天员。过渡语: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此文体裁上的独特和语言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就作进一步的探究。活动5:探究主旨。组内合作解决下列问题。1.小组成员一起连读1、2、3、5、11、15自然段2.哪些语句读起来令你感到特别的振奋呢?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句式?讨论应读出什么感情,组内分工,确定朗读方式,然后在全班展示。3.体会这些抒情议论的语句中蕴含的情感。反复诵读,含英咀华活动6: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时,如果你是(),你最想对杨利伟说些什么?并想象说说当时的场面。想象表述后在小组展示,然后在全班上展示,形式自定。【布置作业】描写一个场面,要求: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