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此歌曲,学会真假声的转换。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和欣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蒙古族的音乐,喜欢少数民族的音乐。二、重难点高音的掌握;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视听结合法、教唱法、情景引导法、欣赏法、讨论法四、教具多媒体、播放器五:新课教学(1)导入:播放视频《吉祥三宝》提问:这是一首跟哪个民族有关的歌曲啊?让学生谈谈对蒙古族的印象蒙古族简介礼仪风俗: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还珠格格》里面的含香和麦尔丹)蒙古包、马头琴、马奶酒、蒙古人豪爽、擅于骑射、摔跤(2)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一首跟“蒙古族”有关的歌曲。(板书——鸿雁)我记得在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大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到了.老师这里有些诗词,我们看看大雁在诗句中所传达的感情。(幻灯片,诗句)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4、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些诗词的感情基调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其实“雁归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家在外的人,最看不得鸿雁的南飞或北飞(南飞、北飞都是归)。所以,在古代诗词中,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以“雁归人未归”来寄托游子抒思乡怀亲之情。(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看视频听音乐(5)歌曲背景介绍关于《鸿雁》及原名《鸿嘎鲁》蒙语的“鸿”指的是“白色”的意思,“鸿嘠鲁”是“白天鹅”,并不是鸿雁,它原本是一曲传统的乌拉特敬酒歌曲。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大意也有所变化,由敬酒歌曲变成了思乡歌曲,直到额尔古纳乐队将其推上中央电视台,唱响大江南北。故事:呼勒斯太曾被誉为是鸿雁的故乡。相传在很久以前,呼勒斯太的牧民逐水而居,以放牧捕猎为生。在二狼山下住着一户牧民,他们有一个女儿叫鸿嘎鲁(鸿雁)。他与同村的男青年布仁相爱并互定了终身。不久,外虏侵入,布仁应征去了南边。为了保卫家乡,他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鸿雁姑娘闻讯后悲痛欲绝,她决心继承心上人的遗志,告别了父母,踏上了保卫家园的征途。可是一年一年过去,草儿绿了又黄,雁儿走了又来,就是不见姑娘回还。据打仗回来的人说,美丽的鸿雁姑娘也牺牲在战场上。姑娘在弥留之际望着北方,似乎对身边的人说:叫他们不要为我优伤,等春天来的时候,我会和布仁等英雄们变成鸿雁飞回故乡,那里是我可爱美丽的家园呀!后来,这里就有了鸿嘎鲁的故事。再后来,鸿嘎鲁故事就变成了一首委婉动听的歌,一首深受牧民喜爱并广为流传的歌。(6)老师教唱六、观看明星演唱视频韩磊、云杰、中国正在听、呼斯楞七、全班分小组演唱歌曲八、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九、《梦中的额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