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实验专题复习——洋葱的“一材多用一、教材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洋葱是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多个实验都选择洋葱为实验材料,洋葱的用途由此可见一斑,而不同的实验洋葱的取材部位有所不同,本节课就以洋葱为材料的三个教材实验为例进行专题复习。二、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原理和设计,掌握方法和步骤,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2.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学明标1.屏幕展示《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教材实验。2.引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1.找出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教材实验。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1.回忆旧知,整体建构知识体系,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明确学习任务,有的放矢。自主学习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屏幕展示《参考案例》提出问题: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设计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分析结果:(1)实验中对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第二次观察时可发现中央液泡会变小,细胞大小基本不变1.自主完成“分析结果”和“进一步探究”环节,体验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明确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方式。1.这个“参考案例”的设计遵循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一步探究。C.第三次观察时可发现中央液泡颜色变浅,原生质层恢复成原来的状态D.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2)右图是实验小组拍摄的显微照片,L、M、N分别是;此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A.细胞液<外界溶液B.细胞液>外界溶液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得出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进一步探究:原生质层的功能特性,将蔗糖溶液改为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实验结果如下表:KNO3溶液(mol/L)ABCDEo.110.120.1250.130.14质壁分离程度--初始分离分离显著分离质壁分离及复原状况--自动复原自动复原不能复原①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②C和D处理均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你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是。③E处理发生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其主要原因是。2.归纳总结出本实验的考点及对应的解题方法。2.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识图析图的能力;探究能力。3.初步完成实验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教学目标。合作交流屏幕展示《变式1》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屏幕展示《提示问题》自变量?因变量?1.小组合作学习,划分任务,讨论解题过程,绘制并填写表格。2.成果汇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2.突出教学红细胞会发生哪几种形态变化?屏幕展示学生成果,引导学生表达交流。报。重点。自主学习屏幕展示《课堂实录》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3份资料。资料一: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原理设计:染色体容易被着色,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各个细胞内的,可以判断处于哪个时期。方法步骤:1.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离3-5min。2.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3.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4.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资料二:实验小组拍摄的显微照片资料三:实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