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蝙蝠和雷达》教学的得与失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同兴镇总校杨士龙《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写的。而且,本篇课文文字浅显易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因此,我在教学中删繁就简,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即可。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一、从课题入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学生很快便说出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科技产品,课题用“和”字连接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接着出事了自学要求。学生按这要求自学。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默读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3、概括主要内容。4、你能提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吗。二、检查自主学习情况2我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读词和课文。学生也能准确的概括主要内容,质疑环节有的孩子提出了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如: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那它遇到食物超声波也反射回来它怎样捕捉食呢?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等问题。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提的特别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示了阅读提示。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类容认真读课文画出蝙蝠飞行特点的句段。研读蝙蝠飞行的特点。让学生感到蝙蝠飞行太神奇了,让人类佩服。接着为了达到训练语言的目的,我又设计了夸蝙蝠的环节。蝙蝠身上这神秘的面纱科学家又是怎样解开的呢?我又指几名学生分别介绍三个试验过程,用加上“先……接着……最后”顺序词的方法让他们清楚的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更能清楚这三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以及得出来的结论。这部分内容理解透了,科学家受到启示发明雷达这部分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这个环节我有设计了赞科学家的环节。从而培养了学生羡慕科学家,热爱科学的情感。回顾本课教学,我依然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值得改进。教师在很多环节指导的不到位。也有些孩子学习,参与不够积极主动。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一堂课下来,既有令我欣慰的地方,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让我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3位,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