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把握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分析(一)关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重点1.什么是教学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基本的理论知识或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2.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①依据教学目标②依据教学内容③依据学生实际生活3.教学重点的确定方法①地位作用分析法。②课题分析法。③案例分析法。④理论分析法。(二)关于思想品德教学难点1.什么是教学难点:指教材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或接受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2.教学难点确立的依据①依据课程标准②依据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3.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缺乏对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一旦接触到抽象的基本概念原理时,就感到深奥难学,不好理解。②由于是新教材,教师处理不太适应,学生基础知识肤浅,一时难以构成知识体系,当用理论知识对具体案例,事例进行分析时就感到困难。③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看问题停留在表面现象。虽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许多看法带着片面性。(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联系1.教学重点相对稳定2.教学重点联贯全局,是教学的落脚点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二者是统一的4.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之间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两者是一致的、重合的。②是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难点或者是教学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四)思想品德学科重点、难点的梳理(依据课程标准(2011版))•成长中的我•第一部分认识自我•教学重点:•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积极接纳自我。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坚强意志的作用;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第二部分自尊自强•教学重点:•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习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知耻、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体会生命的价值。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难点:•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部分心中有法•教学重点:•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一定制裁。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掌握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难点)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难点)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难点)杜绝不良行为,避免由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难点)•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一部分交往与沟通•教学重点: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难点)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技巧,调试“逆反”心理。(难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难点)•第二部分在集体中成长•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的力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努力做诚实的人。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难点)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难点)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学会做到平等待人。(难点)•第三部分权利与义务•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难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