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总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着重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新生活、新转变所出现的思想困惑与理论不足的问题。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答。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让学生从理论到理论,而是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把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行为的标准,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为此在教学设计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真正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一、实施“12458”课程教学体系,寓教学于项目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一个中心”即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核心;“两种途径”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四大板块”即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法制教育;“五种方法”即参观、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法律咨询等五种实践教学方式;“八个项目”即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取八个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二、实施五步教学安排我们按照任务驱动-课堂讲授-互动研讨-项目实践-总结提升五步流程来安排教学过程任务驱动:充分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明确的教学目标驱动下准备教学。课堂讲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互动研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课堂教学外组织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研讨,实施互动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内容课时分配项目理想教育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理论教学2项目一我的大学---制订大学期间成才计划课内实践2第二课堂2专题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论教学2项目二放飞理想——“做有理想的职业人”演讲比赛课内实践2专题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论教学4项目三爱我中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生活变化调查课内实践2第二课堂2专题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理论教学4项目四领悟人生——“我”的一次志愿者行动第二课堂4道德教育专题四、五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理论教学8项目五我看公德——社会文明情况调查第二课堂2职业教育专题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理论教学4项目六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课内实践2法治教育专题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理论教学2项目七拍案说法——典型案例分析会课内实践4专题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理论教学6项目八模拟法庭——今天我来当法官课内实践4课时总计:48课时第二课堂实践:10课时项目实践: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八个实践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要求。总结提升:通过课堂教学、自主研讨、项目实施,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使学生真正领会教学内容,做到知行统一。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讲授法是本门课程理论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根据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在课堂讲授时侧重使用讲述和讲演两种方式,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讲演是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把理论或正确观点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及有力的手势“演”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要求教师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艺术,除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外,还要学习教学导入艺术、启发艺术、幽默艺术等,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2)案例研讨法选取多个贴近生活实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典型性意义的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