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25.清平乐村居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教学资源学过的有关乡村景色的诗句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预习设计1.正确诵读词,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2.自己试着理解词的意思3.搜集有关乡村的诗句,了解辛弃疾。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复习导入(2分钟)出示诗句完成句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观看村居画面(美丽)(被景色陶醉了。)第二板块:导入新课(3分钟)1、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灿烂的明珠,在宋代,词的创作达到了巅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课件出示: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大自然真是个魔术师,给我们带来了鸟语花香的春天,带来了热情似火的夏天,秋高气爽的秋天,和冰天雪地的冬天。特别是我们乡村的四季,常常被文人墨客所赞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句描写乡村风光的,来考考大家。2、出示图看到这幅图,你想到那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村居)3、出示:村居画面和古诗。这样的村居你感觉怎么样?难怪高鼎醉了。这里是酒喝多了吗?那是什么?(板书:陶<美景>醉)第二板块: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另一首《村居》,介绍词。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清平乐村居)2、(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第三板块:预习展示,反复诵读。(5分钟)同学们,这里是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第四板块:学习课文(15分钟)1、学习单:(1、)请大家把书打开,把词认认真真地读一遍。(2、)轻轻读词,然后一边想想你从中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2、指名交流,茅檐、(茅屋)小溪(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草真青啊!)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3、引发学生讨论,可以说是老夫妇酒醉,可能是老夫妇被眼前美景陶醉,可能是老夫妇为儿子的勤劳陶醉,可能是作者被眼前美景陶醉。(为眼前的景色所醉)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第三板块:预习展示,反复诵读。1、幻灯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2、指名2-3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ɡ?3、指导朗读: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4、师范读,出示画线读5、齐读第四板块:学习课文1、出示学习单2、相机出示个别画面(多媒体):翁媪、大儿、中儿、小儿3、这些图美吗?如果我们把这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