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07—108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二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数”,并能将数转化为形,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能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数的问题。2.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3.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体会数形结合的巨大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发现数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教具学具:课件、小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周末,有几个小朋友来老师家做客,老师给他们写了一个相同的数,请小朋友们用图形来表示这个数。想不想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示的呢?一起来看看第一个小朋友画的图,从图中你能猜出老师写的是什么数吗?(3、25、2.5)再来看看第二个小朋友的图,你想到了什么数?(25)第三个小朋友的图,你想到了什么数?第四个小朋友的图,你想到了什么数?现在,老师把这四幅图合并在一起,你能猜出老师写的数了吗?师:刚才,我们从数中看到了图形,又从图形中想到了数,看来,数与形是密不可分的。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究数与形的有关问题(板书:数与形)(设计意图:由看图猜数导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数形结合,探究新知1.通过拼摆,初步感受数与形之间的联系(1)以图(形)引数、算式。师:老师手中的小正方形你会用哪个数来表示?(板书:1)如果再给你23个同样的小正方形,你会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呢?同学们拿出1个红色,3个绿色小正方形动手拼拼。谁来汇报下?生:我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师:你会用算式表示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吗?(板书:1+3=4)师:有不同拼法的吗?生:我拼成正方形。师:怎样列式?生:2X2=4(板书)师:这两个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每行有2个,一共有2行。师:你能在正方形中找到1和3吗?师:现在再给你5个同样的小正方形,你又会怎么拼?怎么列式?生:我还是拼成长方形,1+3+5=9(板书)生:我们拼成正方形,3X3=9(板书)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生:因为有3行,每行3个。师:你能在正方形中找到1、3、5吗?(2)完善算式师:说得真完整!同学们仔细观察左边和右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二者之间是相等的。(师板书“=”号)师:同学们回顾一下,类似2X2、3X3这样的算式还可以写成哪一种形式?也就是说1+3=22都等于4,1+3+5=32都等于9,那么1=12都等于1(板书11=12;41+3=22;91+3+5=32)2.动手操作,体验数与形之间的联系。(1)迁移类推第4图师:同学们猜一猜,接下来老师会给你几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生:7个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老师给的都是奇数个。师:这些奇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这些是连续的奇数。现在,你又会怎样拼?怎样列式算出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生:拼成一行,1+3+5+7=16(个)(板书)生:我拼成4行,每行4个,4x4=16(个)(板书)师:这么说1+3+5+7=42都等于16(板书)(2)迁移类推第5幅图师:同学们不仅动手能力强,表达也很流利!师:下一幅图的算式是什么?谁能很快地说出来?3生:1+3+5+7+9=52都等于25(板书)师:同学们真会推理!这个算式又代表一个怎样的正方形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睁开眼睛吧,看看是不是梦想成真了?(课件出示第5幅图)3.师生小结,构建模型师:你们真会想像!大家不仅能从图中想到算式,还能从算式中想到图形,真了不起!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及屏幕上的图形与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生1:左边加法算式里加数都是奇数。师:什么样的奇数?也就是说这些是连续的奇数。(板书:连续的奇数)这几个算式的加数都是从哪个数开始的?(板书:从1开始)算式左边加数的个数与右边的结果有什么关系?生2: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师:像3+5+7三个加数相加,是不是可以说是3的平方呢?为什么不可以?生:因为3+5+7不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