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微课创作说明书作品名称:《给予是快乐的》微课学习内容: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课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语文主讲:长沙市实验小学赵妹良教学设计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合于小学四年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学习过程:1、上课伊始,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探究文本内容,理解给予之意。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1)、“给予”是什么意思?(2)、课文指谁给予谁?(3)、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3、学生自读课文,读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保罗对小男孩误会的原因的词句,体会男孩的高尚品德。如,当小男孩听保罗说自己的新车是哥哥赠送的时候,惊叹地说:“哇!我希望……”我们本以为小男孩是希望也有一个能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他的哥哥,却没有想到小男孩是“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从小男孩对这辆新车羡慕的神情、轻轻抚摸的动作,以及“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等语言,都不能不让人认为,他会和我们想象中的其他男孩一样,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也希望得到一辆这样的新车。可是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正是这样,才让我们看到了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的高尚品德,使我们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保罗面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说明保罗的内心受到了震动,他被小男孩的语言所感动,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当小男孩在兜风的过程中提出“把车开到我家门口”的请求时,我们猜想小男孩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却没有料到小男孩从家里背出了腿有残疾的弟弟,让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其实,从小男孩的内心来讲,这是他对弟弟说的最自然、最朴实的话,可听来却是那样令人感动。在又一次的出乎意料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男孩纯洁无瑕、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性格。故事的结尾从保罗的行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保罗再次被小男孩的行动所震撼,从心灵深处激发起无私助人的强烈愿望。6、为什么“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也可以扩展开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从而进一步感受给予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