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光现象光现象》》观摩课点评观摩课点评黄恕伯黄恕伯2014.4.182014.4.18黄恕伯黄恕伯2014.4.182014.4.18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1.用风速仪与U形管压强计来研究飞机的举力●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两个因素都体现了●经历了一个研究的过程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2.演示实验的设计重视证据的充分性有液体,有气体,有大于大气压的情况,也有小于大气压的情况,管径粗细设置为小、大、大、小有说服力。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3.全课结构演示实验和解释得出: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学生分组选择器材探究并介绍:流速大压强小。演示和解释:飞机举力的产生(风速仪和U形管)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但对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还欠充分课标要求: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红字是2011年版增加的内容)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3.全课结构演示实验和解释得出: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学生分组选择器材探究并介绍:流速大压强小。演示和解释:飞机举力的产生(风速仪和U形管)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但对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还欠充分对右图对右图UU形形管两端气压大小的分管两端气压大小的分析可以简略一些。析可以简略一些。二、光现象复习课1.引入性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习课在导学案上填写回忆的知识,有没有必要?4.把复习课作为观摩课,意义重大。通常的复习课模式是“罗列知识+例题解答+学案训练”。可不可以还有其它的方式?3.在复习课中做实验,值得提倡。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总的思考1.不采用简单的回忆、复述、解答题目的方式。2.创设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情景,在解决问题中复习知识和应用知识。3.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回忆知识的过程,也是深化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4.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提高能力的过程。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复习线索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界面上同时发生两种现象:1.反射:光线返回至原介质中。遵从反射定律。2.折射:光线进入至另一介质中。发生折射。现通过一个实验作出入射光现通过一个实验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验证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验证反射定律、体现折射特点。反射定律、体现折射特点。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实验思路眼睛看到物体,是从物体发出(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确定了物体、眼睛的位置,就确定了光线。由此,刻度尺上的各个刻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点光源,这些刻度到眼睛的连线,就是这些刻度发出的光射入眼睛的光线。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实验器材(如下图)眼睛看见水面下方刻度尺的刻度,是水下刻度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进入眼中;眼睛看见水面上方刻度的倒影,是上方刻度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眼中。由此可以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实验器材(如下图)先研究折射:把眼睛放在竖直尺的前上方观察水下尺的刻度。观察水下刻度、水平尺刻度、竖直尺顶端刻度的重合点,这就是同一根光线通过的三个位置,由此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水平25.2深度61.2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水平25.2深度61.2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再研究反射(如下图)把水染成深色,这样可以看到插入在水中竖直尺水面上方刻度的倒影。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再研究反射在照片上作一水平线。水平线在三支尺子上的刻度记录了同一光线的三个位置:发光点、水面反射点、观察点。从而确定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把眼睛放容器外竖直尺的斜上方观察倒影如右图。(如下图)69.9、18.0、55.371.2、14.6、54.2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69.9、18.0、55.371.2、14.6、54.2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可以用平面镜代替水面做成专门的复习用实验仪器,把激发兴趣、深化知识和增强能力结合起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