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之乐》公开课教案七(1)班2014.3.21教师:沈丽春一、教学内容1、介绍中国民间乐器及八音乐器的分类法2、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二胡独奏《二泉映月》3、了解并比较江南丝竹和吹打乐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器的不同音色,帮助学生把握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2、教学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聆听、演奏实践中,亲身参与,从而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3、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面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八音的分类;2、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3、比较比较江南丝竹《行街》和吹打乐《小放驴》(二)难点:教师如何把握不同栏目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灵活取舍教学材料。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知道哪些民族乐器?(生答,师总结)(二)、新授:课件《八音之乐》教师活动:(1)讲解八音的由来,出示八音代表乐器图片、听辨乐器音乐。(2)讲解八音中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各类乐器的制作材料和代表乐器的音色。学生活动:(1)问答法回答古代八音代表乐器的制作材料和乐器名称,同时听辨乐器的音色。(2)听赏《春江花月夜》A、《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简介B、民族管弦乐队位置图以及组成(3)听赏《二泉映月》A、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作者简介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B、《二泉映月》作品赏析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二泉映月”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二泉映月—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三)欣赏《行街》和《小放驴》1、《行街》江南丝竹(1)由哪些乐器演奏?---------二胡、琵琶、扬琴、阮、打击乐(2)这首曲子按照音乐的速度可以划分成几部分?全曲分为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且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2、《小放驴》吹打乐(1)大家说说看,都有哪些乐器?---------唢呐、管子、打击乐器(2)这首曲子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呢?表现热烈的情绪,渲染节日欢乐气氛3、对比江南丝竹: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带的器乐曲,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吹打乐:中国传统器乐乐种。由吹管、打击两类乐器演奏,民间俗称锣鼓或鼓吹,如十番锣鼓、潮州锣鼓、西安鼓乐、山东鼓吹等。吹打乐历史悠久。吹打乐的主要演奏场合为庆典、节日、婚丧和农闲季节的迎神赛会等。在演奏曲目和演奏风格上,又分为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两类。粗吹锣鼓多用唢呐、管、长尖等乐器,声势浩大学生活动:比一比江南丝竹吹打乐风格柔美、委婉热情、豪放乐器二胡、琵琶、阮唢呐、管子、打击乐流行地区南方北方小结:民族音乐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在我们渴望浏览世界各国不同风格音乐之前,首先我们要对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艺术有所了解,因为她能够为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艺术源泉,有了这丰富的艺术滋养,我们看世界的眼光才能放得更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