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解滴水穿石这一奇观,,并明白什么叫“滴水穿石”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题1.同学们你们对水了解吗?对石头呢?水与石头谁硬?老师说是水更“硬”一些,因为有证据一:中国自古就有一个成语叫“滴水穿石”。(板书:滴水穿石)那大家知道滴水穿石的意思吗?(解释其意思)证据二: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出示图片)2.小水滴为何能把大石块滴穿呢?让我们一起到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去寻找答案。理解“启示”的意思。(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活动一:学习生字。1.读准绿线内的生字字音。2.学会田字格内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组内交流:生字新词、文后成语的认读及理解和课文的朗读。3.每组抽一人,全班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1.出示生字词,你能读准吗?安徽微不足道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孜孜不倦《本草纲目》自谋生计小贩迷恋白炽灯碳粒专利权自勉炉火纯青不教一日闲过给予2.观察字形,指导“谋”的写法。3.请同学们描红课后的生字。4.文章中的句子你都读通顺了吗?出示:(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2)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iè)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3)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指导朗读)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活动二: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每一小节的意思,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2.组内交流。3.汇报展示,其余补充,质疑完善。让我们一起走近太极洞,去观赏这一大奇观,感受一下水滴的力量吧!请看活动三——四、精读第1、第2自然段活动三:感知奇观。1.看图(P119),自由读读课文第一段(1、2两小节)。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图示的“奇观”。②微不足道的水滴为什么能够滴穿石块?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的语句,再用文中的关键词概括出来。2.组内交流,练习朗读。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交流读后感受,教师点拨。(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iè)而不舍,日滴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师:哪些词语让你感受特别深?为什么?理解“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意思,体会水滴的不容易、时间的漫长、坚持不懈。(指导朗读)(2)想像水滴和石块的对话,体会水滴的不容易、时间的漫长、坚持不懈。出示:()的小水滴()说:“。”()的大石块()说:“。”于是,终于。师:在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水滴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分别是怎样克服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水滴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3)“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从第2自然段中的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3、“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你在自然界中还发现了类似的自然现象吗?(出示鹅卵石的图片)4、你还会觉得“滴水穿石”还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不是,更是一种精神)理解什么是“滴水穿石”的精神。5、“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变换句式,体会情感)6、齐读第1、第2自然段。四、课堂小结是啊,只要我们也能像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你知道哪些人因为具有滴水石穿的精神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在后文中作者有介绍,课下请熟读课文。五、【检测反馈】1.看拼音写词。móushēngfànmàimíliànzìmiǎnzhuānlìquán()()()()()2.完成书后第2题。六、板书设计22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