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刘建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VIP免费

刘建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1页
1/31
刘建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2页
2/31
刘建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3页
3/31
IMC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卡尔(英)IMC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中国的文化人较为活跃较为自由,大体上是在四个时期,一是春秋战国时代,二是魏晋,三是晚明(明清之际),四是上世纪的上半叶。———启良《中国文明史》明末清初儒家学者的新思考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4课——西工大附中刘建荣工作室——基于对话的历史IMC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日益壮大,推动社会转型的异质经济因素产生。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明亡清兴,朝代更替,带来社会大变动。文化: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摧残人性,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西学东渐以及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IMC(1)社会转型“天崩地解”——黄宗羲“海徙山移”——王夫之“已居天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不充分IMC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1)社会转型——不充分IMC“他们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抛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是为政治而做学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2)政权更迭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非汉族IMC(3)西学东渐利玛窦,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坤舆万国全图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被中止IMC二、一群“最敏锐的心灵”李贽(1527-1602)明后期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唐甄(1630—1704)明末清初IMC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李贽唐甄视角一:出生地二、一群“最敏锐的心灵”IMC“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寓意真知灼见,“待访”就是等待机会陈述。《明夷待访录》集中了黄宗羲的政治思考,共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等21篇。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被称为“中国的《人权宣言》”。视角二:著作名称二、一群“最敏锐的心灵”IMC梁启超说这部书(《明夷待访录》):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胡晓林编:《中国全史》视角二:著作名称二、一群“最敏锐的心灵”青年梁启超IMC视角三:思想语录二、一群“最敏锐的心灵”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权威性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异端”——李贽批判程朱理学,揭露道学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IMC视角三:思想语录二、一群“最敏锐的心灵”“异端”——李贽材料四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材料三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批判儒学的伦理纲常,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IMC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在中国,他的后继者们赋予了他如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世界上,他被中西文化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刘建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