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章开头结尾中找出相关的词语,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的变化。“白痴”、沮丧难以置信大吃一惊思考:是什么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都是老教授真诚鼓励和无私帮助的结果。教学目标1、能从老教授的言行来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2、体会“听众”的良苦用心,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1、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小组合作探究•“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从老教授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组合作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提示:每个小组先由四号同学谈感受,然后由三号同学补充,以此类推。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也发现“我”缺乏自信。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重点讲评2.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是什么东西真不错呢,她感受到什么?)老人再次体会到作者的进步很快,不断地鼓励他继续努力。•“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2.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一个关键词。•平静•3.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在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拉琴,其实是对我无声的关切和鼓励。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和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老人的眼神总是平静地望着我,而且像“深深”的潭水呢?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拓展训练